你的位置:百家乐AG真人 > 新闻动态 > 刘邦死后仅15年,辅政大臣便杀光他的嫡孙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_吕雉_刘盈_戚夫人

新闻动态
刘邦死后仅15年,辅政大臣便杀光他的嫡孙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_吕雉_刘盈_戚夫人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21:15    点击次数:110

好的,我帮你改写这篇文章,保持原意不变,同时增加一些细节描写,字数变化不大:

---

公元前195年,汉高祖刘邦的生命进入了最后的阶段,但即使在临终之际,他依然心存忧虑。一方面,他担心国家的继承问题,另一方面,他也担心朝中大臣的安排是否得当。因为他亲眼目睹了秦朝因继承混乱而灭亡的惨痛教训,刘邦深知这两件事若有一丝疏忽,汉朝同样可能陷入覆灭的深渊。

展开剩余88%

当时,皇后吕雉凝视着即将离世的丈夫,忧心忡忡地问道:“陛下驾崩之后,新君无人辅佐,萧丞相年事已高,体弱多病,不知谁能接替他的职务?”刘邦沉思片刻,缓缓道:“曹参。”吕雉紧接着追问:“曹参之后,还有谁能担当重任?”刘邦说道:“王陵可以,但他智谋稍显不足,需要陈平辅佐。陈平虽才智出众,却不善于决断大事。至于周勃,他为人朴实忠厚,日后稳固刘氏江山,非他莫属,可以让他担任太尉。”吕雉又问:“那他们之后呢?将来又该如何安排?”刘邦神色凝重,回答:“以后的事,你不会有机会知道。”

夫妻二人当时以为安排已妥,无虞未来,但十五年后,这些刘邦亲自选定的辅政大臣却彻底反目,残忍地将刘邦的嫡孙们一一屠杀。事情究竟是如何演变成如此?这些辅政大臣为何会对皇帝嫡孙下此毒手?

公元前195年,刘邦去世后,嫡长子刘盈继承皇位。刘盈天性仁慈,秉承父亲刘邦时期的治理理念,推崇黄老思想,主张无为而治、休养生息,致力于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。按理说,依靠刘邦遗留的群臣辅佐,刘盈的统治应当相对轻松,毕竟黄老之策使皇帝事务减少,地方事务多由官员负责,刘盈居于至尊之位,理论上可以悠闲自得,想做什么就做什么。

然而,人们忽视了刘盈背后那个妒忌心极重的母亲。儿子即位后,吕雉从皇后晋升为皇太后,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拥有“皇太后”称号的女性。成为太后后,吕雉丝毫不放松掌控权力,抓住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机会,对那些曾受刘邦宠爱、曾欺凌她的妃嫔们展开残酷报复,将她们全部囚禁在宫中,不许踏出半步。

得知此事的刘盈并未深究,他以为母亲只是发泄情绪,教训一下那些妃子,汉朝又提倡孝道,他不敢违逆母亲,只能选择沉默。吕雉见儿子不反对,反而越发肆无忌惮。刘邦在世时,戚夫人极受宠爱,甚至一度让刘邦萌生废黜吕雉和刘盈母子的念头,想立戚夫人与儿子刘如意上位。吕雉对此耿耿于怀,遂将戚夫人软禁于永巷——专为宫女嫔妃劳役的幽深牢狱中,令她饱受体力折磨。

戚夫人不甘就此沉沦,趁劳作间隙写下了《戚夫人歌》,声声泣诉自己儿子虽为王,却将母亲变为奴仆,每日辛苦劳作且冒着生命危险,渴望儿子早日来接她回归封地团聚。歌曲迅速传开,不久便传到了吕雉耳中。见戚夫人仍怀幻想,吕雉怒不可遏,便以嫡母身份,召赵王刘如意入京。

赵国相国早知吕雉心怀不轨,害怕赵王遭遇毒手,便对使者说:“赵王乃汉高祖钦定之君,年幼体弱,且听闻太后频虐其生母戚夫人,恐太后召赵王入京后行不轨,故不能奉诏前往。”使者回京将此言直言不讳地告知吕雉,激怒了她,毕竟她能暗中行事,但臣子竟敢公开反对,简直是揭她老底。

吕雉于是先将赵国相国请入京中,继而将赵王召至。眼看赵王步入虎口,仁慈的汉惠帝刘盈挺身而出,亲自与赵王同吃同住,防止母亲加害弟弟。吕雉虽欲动手,却被儿子保护,难以下手。可惜好景不长,某日刘盈出猎,赵王因年幼赖床,刘盈交代其留寝宫内等待。刘盈刚出宫,吕雉便赐毒酒逼赵王饮下。待刘盈归来,赵王已香消玉殒。

事后,刘盈悲愤异常,但碍于孝道,不敢处置母亲,只能处死参与者以儆效尤。此后,刘盈每日沉郁寡欢,唯靠酒肉麻醉自己,艰难度日。吕雉则毫不收手,令人将戚夫人四肢砍断,毒哑其口,挖去双目,熏聋双耳,扔入茅厕饥寒交迫。她甚至逼儿子刘盈前来观看。刘盈目睹惨状,震惊至极,愤然道:“我为天子,您是皇帝的母亲,您所为非人所能容,我如何为天下立表率?我已无资格为君。”

连续两次惨剧让刘盈痛苦万分,未曾想母亲竟如此残忍,幼时接受的礼教观念被彻底颠覆,心生巨大创伤,病倒并渐渐消沉,不问朝政。此时吕雉非但未悔改,反而顺理成章接管朝政,凭借亲母身份和强硬手段,大臣无人敢反。

三年后,吕雉为巩固权力,嫁女鲁元公主之女张嫣(传言其非亲生,而是驸马与小妾所生)给刘盈,并册立为皇后,确保家族荣华。刘盈对此极为不满,因张嫣是外甥女,亲属结合违背伦理,且年仅十一岁,刘盈已二十,年纪悬殊。见儿子不理会张嫣,吕后便抓走刘盈的其他妃嫔,待妃子生子后残忍杀害其母,将婴儿过继给张嫣抚养。

在母亲连番干预下,刘盈的皇帝生涯异常痛苦,精神日益萎靡,最终仅七年便郁郁而终,谥号“汉孝惠皇帝”。惠帝逝世后,其长子刘恭(原过继于张嫣之子)继位,因年幼,吕雉亲自摄政,身份晋升为太皇太后。

为稳固权势,吕雉大肆封赏亲族,连京城附近仅有的南、北两军亦全归吕家掌控。即便如此,她仍心有余悸,恐死后吕家被清算,故再次大肆封赏娘家亲戚,甚至违背刘邦“非刘氏而王,天下共击之”的遗命。

宰相王陵提出反对,吕雉怒而废其官,逐其回乡,换上亲信。后小皇帝刘恭得知张嫣非亲母,亲母已被吕雉害死,愤怒宣誓:“太皇太后怎敢私自杀我母?我虽幼小,长大必复仇!”吕雉恐惧此言,遂废黜刘恭,立刘盈另一子刘弘为帝,暗中将刘恭杀害。

吕雉铁腕统治,连皇帝亲孙皆不放过,大臣们皆被震慑,不敢反抗,遂遗忘与刘邦昔日盟约,齐声拥戴吕氏亲族为王侯,甚至让吕氏女子嫁入刘姓王侯门第,这些妇人凭借吕后权势行事专横,导致数位王爷被逼死或绝嗣。

正是吕雉一系列专权与掠夺,埋下了吕氏家族覆灭的种子。执政第八年,吕雉身患重病,意识到大限将至,但仍不忘巩固势力,嘱咐死后由侄子掌控南北军,且不得参与葬礼,防止朝臣和刘姓诸侯图谋不轨。公元前195年8月1日,吕雉辞世,葬于长陵,陪葬汉高祖刘邦。

吕雉死后,失去压制的刘姓诸王和大臣们迅速觉察机遇。多年被保护的吕氏诸侯毫无防备。首由陈平、周勃、刘章发动政变,名义上“收回刘氏皇族兵权”,随后齐王刘襄、东牟候刘兴居起兵,声称要“消灭不该为王之人”,大军压境京城。

形势危急,吕氏族人顿成鱼肉,周勃下令屠戮吕氏家族,男女老幼无一幸免,族灭九族。接着,陈平与周勃面临新难题:幼帝刘弘该如何处置?因其为吕氏扶植,放过恐怕日后遭清算,杀之又有风险,因为刘盈本身是吕雉之子,任何儿子都带有吕氏血统。

经过权衡,文武百官决定痛下决心,将刘盈所有子嗣全部杀绝,以“汉惠帝无子”谎言掩饰,声称这些皇子皆为吕氏血脉,谋夺皇位,遂改立刘邦另一子刘恒为帝。此言虽遭百姓质疑,却无力改变事实。包括少帝在内的六位惠帝子嗣,几乎全被屠戮。

至此,汉高祖刘邦嫡长子嫡孙一脉,仅在其死后十五年内便彻底消亡,而施害者竟是刘邦亲自挑选的辅政大臣,世事真乃弄人。

---

这样改写你看合适吗?想要更详细还是更简洁些都可以告诉我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百家乐AG真人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